买二手车最怕遇到事故车,轻则花钱修不停,重则威胁行车安全。但很多新手小白面对琳琅满目的二手车,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判断。别担心,掌握这 7 个细节,哪怕你是第一次看车,也能快速识破事故车的伪装,轻松避开购车陷阱!
细节一:看漆面,找 “补丁”
正常车辆的漆面光滑均匀,光泽度一致,而且全车漆面厚度基本相近(除前后保险杠等塑料件外)。如果发现车身某个部位的漆面与其他地方差异明显,比如光泽度暗淡、手感粗糙,或者用漆膜仪检测时数值远超正常范围(普通轿车漆面厚度一般在 80-150 微米,超过 200 微米就要警惕),那很可能是这个部位发生过碰撞,进行过重新喷漆。
尤其要注意车身的边角处,比如引擎盖边缘、车门缝隙、后备箱盖角落等,这些地方是喷漆时最容易留下痕迹的地方。如果看到边角有流漆、飞漆,或者漆面与橡胶密封条衔接不自然,十有八九是修复过的 “事故现场”。
展开剩余76%细节二:查玻璃,对日期
汽车玻璃的生产日期通常在玻璃角落,用数字和字母表示,比如 “8” 代表 2008 年或 2018 年,旁边的点如果在数字前面,就用 7 减去点数;如果在数字后面,就用 13 减去点数,得到的就是月份。
正常情况下,全车玻璃的生产日期应该与车辆的出厂日期相近(一般相差不超过 3 个月)。如果某块玻璃的生产日期比车辆出厂日期晚很多,或者不同玻璃的生产日期相差过大,那就要警惕了。这很可能是车辆发生事故时,玻璃被撞碎后更换的,毕竟没事故谁会平白无故换玻璃呢?
细节三:查记录,作佐证
查询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和出险记录,能为我们提供更有力的佐证。
打开手机,搜索并关注【精准查车】,在底部菜单栏找到【出险记录查询】,输入车架号或上传行驶证,最后点击查询即可。如果记录中显示车辆有过重大事故维修、水泡、火烧等记录,那不管外观看起来多 “完美”,都要果断放弃。如果记录显示车辆保养及时、没有重大事故,再结合前面的细节检查,就能更放心地购车了。
细节四:摸密封条,看焊点
打开车门、引擎盖和后备箱,仔细观察边缘的密封条。如果密封条有明显的破损、松动,或者内侧有泥沙、锈蚀,可能是车辆经历过泡水或严重碰撞,导致密封条变形损坏后重新安装的。
另外,车身的焊点也很关键。原厂焊点通常均匀、圆润,排列整齐,而且有一定的凹陷感。如果发现某个部位的焊点大小不一、形状不规则,或者有明显的烧焊、打磨痕迹,那这个部位很可能进行过切割和焊接,十有八九是事故车修复留下的 “后遗症”。
细节五:测缝隙,找偏差
车身各个部件的缝隙是判断车况的重要依据。正常车辆的引擎盖与叶子板之间、车门与车身之间、后备箱盖与后保险杠之间的缝隙应该均匀一致,左右对称。
如果发现某一处的缝隙明显比其他地方大,或者左右两边缝隙不对称,甚至有部件错位的情况,那就要小心了。这可能是车辆发生碰撞后,车身框架变形,修复时没能完全复位导致的。比如车门关不严、引擎盖高低不平,都是典型的事故车特征。
细节六:查安全带,看日期
安全带的生产日期也能透露车辆的 “秘密”。安全带底部通常会有一个标签,上面标注了生产日期,这个日期应该与车辆的出厂日期相近。
如果安全带的生产日期比车辆出厂日期晚,或者安全带表面有明显的磨损、污渍,甚至卡扣松动、伸缩不顺畅,那很可能是车辆发生过碰撞,安全带被触发锁死或损坏后更换的。要知道,只有在严重碰撞时,安全带才会锁死,需要更换才能继续使用。
细节七:看底盘,找伤痕
把车辆升起来看底盘,能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。正常的底盘应该干净整洁,没有明显的划痕、变形和锈蚀。
如果看到底盘有明显的撞击痕迹,比如元宝梁变形、排气管弯曲、油箱凹陷,或者底盘上的螺丝有拆卸、更换的痕迹,那车辆很可能经历过严重的底部碰撞。另外,底盘的焊缝如果不规整,有重新焊接的迹象,也是事故车的重要信号。
掌握这 7 个细节,能让你在选二手车时少走很多弯路。当然,买车时最好带上有经验的朋友,或者找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检测,毕竟安全第一。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车况良好的二手车,用车舒心又放心!
发布于:河南省铭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